作为培训从业者,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案例学习,尤其是学习每年国内外获奖的优秀培训案例。
但是,在学习别人的培训案例时,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觉——
A:哇塞,这个培训案例设计好丰富,厉害厉害
B:哎,这个案例中说的这些先进做法在我们公司都没办实现
C:这个案例中的内容我也都知道呀,为啥我的项目效果就达不到预期
过段时间工作需要的时候,突然发现:
B:上次看过一个特别好的点子,在哪个案例中看的,我怎么找不到了
A:那个获奖案例是怎么设计的来着,我当时明明记得清清楚楚,怎么想不起来了……
对于一些非常优秀的培训案例,如何才能做到看完能记住、看完能用上、看完能内化为自身能力?
下面是我的“三层次案例学习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第一层次:借案例
“借案例”是最快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去借用案例中优秀的做法。通过日积月累的“借案例”,可以提升我们资源整合的能力。
“借案例”时可以借鉴柯式四级评估的结构:
首先,学习案例中有价值的评估方式
有的案例转换评估主体,从让学员评价培训组织者的工作转变为评估参训学员自己在培训中的表现评价;
有的案例创新评估方式,摒弃线上线下的文本作答,改为现场的共创反馈式评估;
有的案例升级评估手段,采用新型的工具进行……
不同视角的评估升级都是可以借用学习的,不断丰富自己项目操作时评估的维度、视角和方式等。
其次,有针对性地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了评估方式外,还能学习案例中针对培训对象所需解决的问题,别人使用了哪些培训方法、配备了哪些课程、设置了哪些活动、对学员提出了哪些要求、使用了哪些工具道具、有什么精彩的话术、合作的乙方是谁……
参考这些维度,我们可以对案例内容进行分对象、分层级的梳理,然后形成自己工具库,每当要进行项目设计时可以快速查阅工具库,寻找灵感和资源。
最后,行为转变和ROI的收集
这是柯式四级的后两个维度,这两部分的内容是培训工作中的重点更是难点。在学习案例时,一定要留意案例是通过哪些渠道收集学员的行为转变,收集了学员哪些方面的行为转变,通过哪些维度的数据测算培训的投资收益率,如何来剔除相关因素的影响等等。
总之,第一个层次“借案例”的案例学习,主要目的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学习,积累自己的工具库,再通过不断梳理整合积累的工具库形成自己的思维网。
02
第二层次:拆案例
“拆案例”是学习案例的关键一步,却很容易被大家“跳”过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案例受限于篇幅、分享者的输出思路、或是企业内部的保密等因素,这就导致案例的内容经常是“不完整”的,需要我们自己进行思维加工补充完善。
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案例分享有两种风格:
∧ 一种是在分享案例时突出设计理念;
∧另一种是注重系统分享实践做法。
针对这两种分享风格,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拆案例。
学习突出设计理念的案例——
C:这个案例中的内容我也都知道呀,为啥我的项目效果就达不到预期……
这是我们学习此种案例最常有的感觉。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只是“看”的层面,并没有投入精力进行深入分析。
学习这种案例,我们需要把自己想象成案例的操作者,结合项目设计和项目操作两个视角去进行案例还原与推演。这个过程锻炼的是我们把培训做实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项目设计视角
先列出项目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面向的核心人群及问题、涉及的相关利益方及其需求。
然后去案例中寻找设计者是如何满足各主体需求的、在需求实现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实现内容传递的有效性、如何打造良好的参与体验、如何增强正向积极的情感流动、如何让各方都支持并积极参与项目的。
第二,项目操作的视角
此时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项目的操作更流畅,涉及项目中的成员如何进行有效的协同配合、如何撬动项目外的人员参与项目、项目内部是如何进行管理的等等。
第三,自己动手去画出案例推进的“明暗线”
所谓“明线”,指的是本案例的培训项目发布给学员的详细培训议程图;
所谓“暗线”,指的是本案例完成明线任务项目组需要提前准备的资源/工具、需要去联系的关键人、项目任务分解表或项目推进的甘特图。
完成以上内容,我们才能真正找到“为啥看上去理念都一样,自己的项目却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改进方法。我们甚至可以再进一步自问,如果是自己操作,还有哪些地方是可以进行改良。
学习注重系统分享实践做法时——
此时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我们会被丰富的操作占据头脑、忙于记忆案例中多种多样的形式,忘记去思考案例设计者的思考逻辑。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跳出具体的操作,多主动总结案例的设计理念,这个过程锻炼的是我们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有助于我们跳出现象看本质。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一个前提是我们知道各种理论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认知理论、绩效改进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理论、组织行为学等,比如BEM绩效改进模型、学习金字塔、费曼教学法、鲶鱼效应等等。理论与模型的学习需要我们日常自己专研专业书籍、经典书籍进行提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理念提炼。
第二层次“拆案例”是检验和锻炼我们专业能力的重要方法,完成第二层次的学习,我们才能真正把案例看完记住说明白且看懂一个优秀的培训案例项目设计者的高明之处、才能学到案例设计者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03
第三层次:用案例
学习“用案例”是学习案例时容易有误解的地方。大家可能会有想,如果要用案例中的内容,第一层次借案例已经解决了,为啥还要有“用案例”?如果要说提升专业能力,拆案例已经够了,为啥还有“用案例”?
答案很简单。我们前两个层次的学习是否真的学到家、真正进行了内化,一定要通过第三层次的检验即能否设计出适合本企业的培训项目、解决本企业的问题、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所以,每当我们学习完一个案例,可以对照本企业相应的人群或问题,设计一个本企业的培训项目方案,这才是真正把看过的案例用起来了,才能解决即使自身不具备案例中的条件依然可以有效实现目标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项目方案,可以是一个工具表格、一项制度、一个真正的项目方案、或是一个模型等等。
“三层次案例学习法”并不是要求我们看到每个案例都要如此去分析,但是对于与自己工作高度相关的案例,通过精雕细琢三层次案例学习可以切实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提升专业能力。
来源:培训杂志
作者:成果 供职于某互联网企业